UI设计师自学之抄袭别人超越自己
时间:2022-09-01
浏览:0
如果你对UI、图标感兴趣,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下手,那么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。临摹、抄袭,注定是一个受到争议的话题,老牛从自身经历的那段临摹的日子,来给大家聊聊这些事儿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Sanadas 老牛临摹的第一个作品,就是桑大师的电话图标。其实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国内设计师设计的,潜意识的以为像这么牛逼的设计一定是国外的,拿来做临摹作品一定不会有人发现。恰恰最后被自己的小聪明玩弄了。当时在iconfans论坛(现为UI中国)发布后,便有网友留言说:”这是桑大师的作品,这是源地址……”同时,网友们还细心的为我指明了和原作的差别。 毕竟是第一次做图标,即使是临摹。也花了断断续续20几个小时的时间。有些细节怎样弄也达不到原作的效果,你个小菜鸟又不能去问原作本人,于是就去搜索网上教程,比如”金属质感教程”,”塑料质感教程”等等,目的就是提升自己设计如何还原原作。没有下载PSD文件,是为了防止自己偷懒查看源文件的图层,这样对能力的提升多少会有弊端。 在临摹的时候,也是要不断的思考。为什么原作的电话绳更自然?为什么拨号轮的内阴影那么重?为什么非常细小的细节要刻画的那么深刻?为什么白色的高光没有那么明亮?等等,如是思考。临摹去选择一些有源文件的最好,因为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,你可以打开原作的源文件看看高手是如何处理的,也许你完全想不到的一个小小的功能就能实现你解不开的难题。但是不代表你遇到瓶颈就把对方的文件拷贝过来,那样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去陪陪另一半。 对于临摹,你要还原原作的90%以上,这是基本。如果能达到99%,那就非常好了,你已经不需要继续练习临摹浪费时间了,因为你的技能已经完全跟上了。当然不要指望能完成100%,世界上不会有绝对一模一样的东西存在,设计也是,即使视觉上对了,思想和灵魂也绝对不会百分之百一样的。 结合 临摹不仅仅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,提升自己的设计感觉,找到感觉做事情就会轻松顺利很多。而且在临摹的时候,你知道该建立一张多大的画布,多少分辨率,图标尺寸应该多大,哪里适合矢量路径,哪里适合位图笔刷,哪种是3D做的,那种是AE做的,等等。做事情不是手脑配合,那么始终会举步不前的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Sanadas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作品,它们的尺寸都是800*600大的尺寸,实际上,这个尺寸是专业UI网站Dribbble的展示尺寸(早期尺寸是400*300),为了能完美展示自己的作品,所以大部分有Dribbble账号的设计师都按照这个尺寸来设计,分辨率是标准的72像素,对于图标本身的尺寸没有定性,但是大部分会遵从512*512尺寸大小。关于其他具体尺寸,未来我会新开一片文章详细讲解。当然,这个画布和分辨率不是绝对的,每个网站适配尺寸都不一样,更灵活更具有变通性,才应该是一个设计师所具备的。 我很建议大家先找到一位你喜欢的设计,将他的作品仔细研究一遍,然后不断的练习,在过程中寻找原设计师的设计思路。在完美临摹了几张作品后,就要做更深一步的练习,加入自己的想法。从上面临摹作品可以看出,将原作的主视觉替换成CD光盘,同时加入一些手绘元素,折角的处理也完全不同,目的就是希望和原作有所改变。设计完后,再次相互对比原作,从中体会到与原作的差别,无论是配色还是构图,还是细节。为什原作的缝线看起来更自然,为什么原作顶部的金属夹看起来更漂亮,为什么原作的折痕看起来更有趣,为什么原作的设计理念会准确而临摹的作品会没有主题?这些反思的过程,都是下一套优秀作品的基石,只有在不断的思考过程才会更有长进。 很多时候,设计师容易将自己带进”牛角尖”里。所谓的牛角尖,就是对刚设计完的作品非常满意,完全找不出缺点。这个时候就非常建议给其他小伙伴或者展示平台,让大家给提供意见,不要觉得别人的建议是不懂你,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听不好听的话而已。还有,阶段完成后,每过一个月,就回顾看看自己的作品,看看自己是否还满意,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,反思自己在当时遇到的瓶颈是否突破了,反思自己再次设计是否有全新的认识。我相信真正优秀的设计师,是不存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的,因为他知道自己会一直超越自己,创造更加美好的设计,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版本升级和2.0的存在了。 当然,自身迷茫的状态,临摹是一件快速提升的行为,和抄袭完全是两个概念。如果自身很有悟性,那么从原创开始的行为会更加有所成长,拥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。 抄袭现实 技能、思路、想法都有一定的提升后,该考虑进一步的升级了,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作品来挑战一下自己。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,将美好的设计复刻出来,当然,别忘记思考和对颜色、细节的把握。临摹实物的一点好处是,你要自己去控制光影,自己去感受,而且是没有源文件让你来参考,你需要动脑”我该用什么来体现实物”? 复刻实物过程中,你需要自己定义颜色,自己定义光的来源,自己定义造型,自己定义大小。不知道如何进行的时候,想想曾经的那些练习,那些过程的思考——感受到基础对你的帮助了吗?
以上图为例,复制现实中多种实物的质感,将之变成自己作品中的一部分,最后的成果绝对不会存在任何人作品的影子。当然,这幅作品欠缺了很多东西,细节也有很多纰漏,可是作为初期培养乐趣的练习是可以随意一些的。 UI在我们周围体现的太多了,你打开手机,把你手机图标、界面重新画一遍,然后放到手机里,和原系统进行对比,慢慢的能看到自己的拙劣了;然后看到喜欢的、感兴趣的,比如鼠标、电脑等,就画下来,也可以用软件做出来,在提升软件和造型的同时,也提升了自己对设计的初步认知。 你拿起一张纸,画了一幅画,就是对自己手绘提升了; 你拿起相机,出去拍了一张照片,就是对自己美感提升了; 你拿起软件,用快捷键画出一个圆儿,就是对自己软件能力提升了; 你打开电脑,看到高手们的设计并分析思考,就是对你自己思维提升了。 看到了吗,现实中任何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抄袭,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让自己能力的提升,即使是鲁班,也是从最简单的身边事物开始雕刻起,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原创作品。提升,不是让你打坐光想,而是你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。 抄袭 什么是抄袭 抄袭,更多的被业内称为”剽窃”,它和临摹有根本上的不同。临摹是自己对原作的尊敬,通过模仿原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,目的是单纯的,展示对象也是自己或者周围朋友。通过媒体发布也会注明”原作某某”,”临摹某某等等”。而抄袭大多是工作任务中,找不到灵感,在查找素材时看到优秀的设计把之直接使用在自己的作品里,没有任何著名的、产生商业价值的行为。这种行为是可耻的,所以之前也提到过,非常不建议小伙伴们总是去下载”素材”,因为你不知道发布素材者是如何得到原作的,是否得到许可。如果你做小东西还行,可是当你养成习惯了,以后进入公司工作,项目中出现这种情况问题是多么严重的事情。 直接抠图 直接抠图,这可以说是最可耻的行为了,直接将原作的某个元素或者设计纳为自己的设计之中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Chiho (曾志豪) 虽然说自己的作品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中出现了,是件值得高兴地事,这说明你的作品得到了认可。不过在没有任何说明、声明的状态下使用,仍然是一种错误的行为。或许一次的失误,不仅丢了面子,还有可能丢了来之不易的工作。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,网络上的素材既然被设计出来就一定都是有版权所属的,记得要看清楚。 剽窃创意 从原作中获得的灵感,表现形式及其接近,配色方向使用相似,这就是创意的抄袭。如果仅仅是练习作品,那么没什么问题;如果说作品展示出来,并且因为某些原因参加比赛而获得名次,那么产生了商业价值,这样一定会被追求其责任而遭人唾骂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黑色蜗牛 不要聪明的以为自己的造型、图形上和原作不一样,可是大家都是聪明人,明显能看出作品的差距。抄袭来的创意很少具有”灵魂”,原作者所表达表现的思想,作为抄袭者是一定感受不来的。 元素的引用 视觉上有明显的原作痕迹,即使主视觉和原作有区别,但是仍然是抄袭中的一种。如果只是单独的某一个引用元素,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,但是大面积的,或者说设计中最出彩的地方作为引用仍然是不妥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Windy_fly 借鉴者已将原作关闭、删除,并且向原作者表示道歉,而原作者Windy_fry也大度的不再追究其责任。其实这个过程很多小伙伴们东容易犯过同类错误,重要的是自己勇于面对。在哪里跌倒,在哪里爬起来,同时感谢那些扶起我们的原作者们。 撞衫 这是一种无法判定的事情。有些设计师在想到一个好想法,并且进行埋头设计到一半的时候,另外一个设计师不约而同的也发布了一套类似创意的作品。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好基友,只是我们没有证据去证明他们如此的心有灵犀,当然,也有可能作为抄袭辩论的陈辞。这样的事情只能让设计师自己去给自己做一个判定,自己的良心作为作佐证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MIRA黑岩 图片来自设计师: Kidaubis 这两套作品是早年QQ主题大赛的两套精品主题设计,作品都非常经典和优秀,双方在不约而同的时间发布了,虽然从创意上有类似,但是从任何设计元素上看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设计思想上的不同。对于这种事,我们称之为”撞衫”。另外,像春晚大张伟的《倍儿爽》和鸟叔《江南style》这种”撞衫”我不能给予评价,尽管这两个歌让我快要疯掉…… 原创 原创终究是设计师的出路,这样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愈远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但是也是走向好方向的开始。当小伙伴们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,那么就请把态度端正,不仅仅是对作品,也是对自己一个好的交代。 原创亦简单,亦困难,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多看、多想、多做的基础。或许这三个词是所有设计师都听到过的,但是还是要在这里按照老牛的思维去说一遍。 多看 在文章最开始前,老牛提到创建文件夹,收集优秀的作品,这就是一个看的过程。自古以来,人对图形的记忆力是最深刻的,即使你不经意地瞄过一眼的图片,你潜意识里已经对它有了一种记忆,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造型上。在你的设计中,如果你用红色或者绿色,总感觉不对,就试图去看看其他优秀的作品是如何配色的。 多想 将看到的图片,进行细致的思考,优秀作品对配色的思考,对造型的思考,对构图的思考,对细节的思考,对创意的思考,对设计思路的思考。我们都看过电影,更有小伙伴是像我一样是影迷,回想我们看的电影,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呢?影片讲什么?特效如何?画面美不美?欣赏优秀作品和看电影是一样的,做设计拼的就是大脑。不经过大脑的光看,那你一定是喜洋洋灰太狼的忠实粉丝。 多做 被火烧过,才知道烫;被针扎过,才知道疼。只有自身经历过,大脑才会记住这一系列的行为产生的结果,所以不断的动手做设计,结合大脑,想不提高都难。遇到难墙,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应该是放弃绕行,而是自己思考如何推倒它。当自己力量真的有限时,再借助他人的力量、指导,继续推倒。你放弃一座山,就少看一处风景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木老鼠 上面的图中,是我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调整,将两个地方”抄袭”了木老鼠前辈的设计,细心的朋友是否能找到呢? 是的,一处是掉落的笔削,一处是顶部的小亮光。优秀设计师对细节的把控非常了不起,他们的一些小创意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,慢慢的纳为自己所有,不断的改进和加入自己的思考,而不仅仅是把对方的原创意原方不动的复制过来。我常说和高手过招,遍体鳞伤,其乐无穷,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,哪一个剧情里的主角不是从无名小卒在和高手们过招中成长自己的?只有这样,才真正的做到”抄袭别人,超越自己。” 做人可以没节操,但是做设计不可以。 投稿者:
临摹“我不知道第一步要干什么”——相信这是挺多小伙伴们所苦恼的事情。看过之前系列文章的小伙伴们应该了解,我主张”玩设计”,做事先从兴趣爱好入手,这样你才有精力获得双倍甚至几倍的收益,否则因强迫而从事,终究提不起劲儿来。 做UI也是如此,当你有这个兴趣,有这种动力的时候,一定就会多多留意那些优秀的设计,自己喜欢的设计,将之收藏或者保存到特殊的文件夹。我非常推荐大家,建立一个文件夹存放那些你喜欢的优秀设计,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屏保定时轮播,闲暇之余就欣赏一下屏保,说不定哪天就会获得灵感。设计不是凭空想象的,需要多看那些优秀的案例和通过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灵感,这时候你的文件夹就有意义了。 我习惯将归类尽可能的清晰,这样浏览器来更具有效率。良好的设计习惯,会给自己的设计道路提供很多便利。哪怕你一天搜集一张优秀作品,三年下来也是1000多套的优秀设计,每个创意、配色、构图等都会潜意默化的成为你设计的一部分。 然后,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设计,把它作为你UI路上的第一步。我个人推荐第一个临摹的作品尽可能的难,具有挑战性,这样你在做起来才能狠狠的逼自己一把。就好似我们玩游戏,如果你上来就选择地狱模式,相信你再去玩容易模式一定是易如反掌。案例的选择没有限制,我个人更喜欢选择一个图标作为案例,因为在你不了解产品设计流程时,是最易上手的。同时,也是对你软件熟练度有一个良好的提升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Sanadas 老牛临摹的第一个作品,就是桑大师的电话图标。其实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国内设计师设计的,潜意识的以为像这么牛逼的设计一定是国外的,拿来做临摹作品一定不会有人发现。恰恰最后被自己的小聪明玩弄了。当时在iconfans论坛(现为UI中国)发布后,便有网友留言说:”这是桑大师的作品,这是源地址……”同时,网友们还细心的为我指明了和原作的差别。 毕竟是第一次做图标,即使是临摹。也花了断断续续20几个小时的时间。有些细节怎样弄也达不到原作的效果,你个小菜鸟又不能去问原作本人,于是就去搜索网上教程,比如”金属质感教程”,”塑料质感教程”等等,目的就是提升自己设计如何还原原作。没有下载PSD文件,是为了防止自己偷懒查看源文件的图层,这样对能力的提升多少会有弊端。 在临摹的时候,也是要不断的思考。为什么原作的电话绳更自然?为什么拨号轮的内阴影那么重?为什么非常细小的细节要刻画的那么深刻?为什么白色的高光没有那么明亮?等等,如是思考。临摹去选择一些有源文件的最好,因为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,你可以打开原作的源文件看看高手是如何处理的,也许你完全想不到的一个小小的功能就能实现你解不开的难题。但是不代表你遇到瓶颈就把对方的文件拷贝过来,那样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去陪陪另一半。 对于临摹,你要还原原作的90%以上,这是基本。如果能达到99%,那就非常好了,你已经不需要继续练习临摹浪费时间了,因为你的技能已经完全跟上了。当然不要指望能完成100%,世界上不会有绝对一模一样的东西存在,设计也是,即使视觉上对了,思想和灵魂也绝对不会百分之百一样的。 结合 临摹不仅仅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,提升自己的设计感觉,找到感觉做事情就会轻松顺利很多。而且在临摹的时候,你知道该建立一张多大的画布,多少分辨率,图标尺寸应该多大,哪里适合矢量路径,哪里适合位图笔刷,哪种是3D做的,那种是AE做的,等等。做事情不是手脑配合,那么始终会举步不前的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Sanadas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作品,它们的尺寸都是800*600大的尺寸,实际上,这个尺寸是专业UI网站Dribbble的展示尺寸(早期尺寸是400*300),为了能完美展示自己的作品,所以大部分有Dribbble账号的设计师都按照这个尺寸来设计,分辨率是标准的72像素,对于图标本身的尺寸没有定性,但是大部分会遵从512*512尺寸大小。关于其他具体尺寸,未来我会新开一片文章详细讲解。当然,这个画布和分辨率不是绝对的,每个网站适配尺寸都不一样,更灵活更具有变通性,才应该是一个设计师所具备的。 我很建议大家先找到一位你喜欢的设计,将他的作品仔细研究一遍,然后不断的练习,在过程中寻找原设计师的设计思路。在完美临摹了几张作品后,就要做更深一步的练习,加入自己的想法。从上面临摹作品可以看出,将原作的主视觉替换成CD光盘,同时加入一些手绘元素,折角的处理也完全不同,目的就是希望和原作有所改变。设计完后,再次相互对比原作,从中体会到与原作的差别,无论是配色还是构图,还是细节。为什原作的缝线看起来更自然,为什么原作顶部的金属夹看起来更漂亮,为什么原作的折痕看起来更有趣,为什么原作的设计理念会准确而临摹的作品会没有主题?这些反思的过程,都是下一套优秀作品的基石,只有在不断的思考过程才会更有长进。 很多时候,设计师容易将自己带进”牛角尖”里。所谓的牛角尖,就是对刚设计完的作品非常满意,完全找不出缺点。这个时候就非常建议给其他小伙伴或者展示平台,让大家给提供意见,不要觉得别人的建议是不懂你,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听不好听的话而已。还有,阶段完成后,每过一个月,就回顾看看自己的作品,看看自己是否还满意,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,反思自己在当时遇到的瓶颈是否突破了,反思自己再次设计是否有全新的认识。我相信真正优秀的设计师,是不存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的,因为他知道自己会一直超越自己,创造更加美好的设计,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版本升级和2.0的存在了。 当然,自身迷茫的状态,临摹是一件快速提升的行为,和抄袭完全是两个概念。如果自身很有悟性,那么从原创开始的行为会更加有所成长,拥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。 抄袭现实 技能、思路、想法都有一定的提升后,该考虑进一步的升级了,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作品来挑战一下自己。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,将美好的设计复刻出来,当然,别忘记思考和对颜色、细节的把握。临摹实物的一点好处是,你要自己去控制光影,自己去感受,而且是没有源文件让你来参考,你需要动脑”我该用什么来体现实物”? 复刻实物过程中,你需要自己定义颜色,自己定义光的来源,自己定义造型,自己定义大小。不知道如何进行的时候,想想曾经的那些练习,那些过程的思考——感受到基础对你的帮助了吗?
以上图为例,复制现实中多种实物的质感,将之变成自己作品中的一部分,最后的成果绝对不会存在任何人作品的影子。当然,这幅作品欠缺了很多东西,细节也有很多纰漏,可是作为初期培养乐趣的练习是可以随意一些的。 UI在我们周围体现的太多了,你打开手机,把你手机图标、界面重新画一遍,然后放到手机里,和原系统进行对比,慢慢的能看到自己的拙劣了;然后看到喜欢的、感兴趣的,比如鼠标、电脑等,就画下来,也可以用软件做出来,在提升软件和造型的同时,也提升了自己对设计的初步认知。 你拿起一张纸,画了一幅画,就是对自己手绘提升了; 你拿起相机,出去拍了一张照片,就是对自己美感提升了; 你拿起软件,用快捷键画出一个圆儿,就是对自己软件能力提升了; 你打开电脑,看到高手们的设计并分析思考,就是对你自己思维提升了。 看到了吗,现实中任何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抄袭,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让自己能力的提升,即使是鲁班,也是从最简单的身边事物开始雕刻起,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原创作品。提升,不是让你打坐光想,而是你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。 抄袭 什么是抄袭 抄袭,更多的被业内称为”剽窃”,它和临摹有根本上的不同。临摹是自己对原作的尊敬,通过模仿原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,目的是单纯的,展示对象也是自己或者周围朋友。通过媒体发布也会注明”原作某某”,”临摹某某等等”。而抄袭大多是工作任务中,找不到灵感,在查找素材时看到优秀的设计把之直接使用在自己的作品里,没有任何著名的、产生商业价值的行为。这种行为是可耻的,所以之前也提到过,非常不建议小伙伴们总是去下载”素材”,因为你不知道发布素材者是如何得到原作的,是否得到许可。如果你做小东西还行,可是当你养成习惯了,以后进入公司工作,项目中出现这种情况问题是多么严重的事情。 直接抠图 直接抠图,这可以说是最可耻的行为了,直接将原作的某个元素或者设计纳为自己的设计之中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Chiho (曾志豪) 虽然说自己的作品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中出现了,是件值得高兴地事,这说明你的作品得到了认可。不过在没有任何说明、声明的状态下使用,仍然是一种错误的行为。或许一次的失误,不仅丢了面子,还有可能丢了来之不易的工作。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,网络上的素材既然被设计出来就一定都是有版权所属的,记得要看清楚。 剽窃创意 从原作中获得的灵感,表现形式及其接近,配色方向使用相似,这就是创意的抄袭。如果仅仅是练习作品,那么没什么问题;如果说作品展示出来,并且因为某些原因参加比赛而获得名次,那么产生了商业价值,这样一定会被追求其责任而遭人唾骂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黑色蜗牛 不要聪明的以为自己的造型、图形上和原作不一样,可是大家都是聪明人,明显能看出作品的差距。抄袭来的创意很少具有”灵魂”,原作者所表达表现的思想,作为抄袭者是一定感受不来的。 元素的引用 视觉上有明显的原作痕迹,即使主视觉和原作有区别,但是仍然是抄袭中的一种。如果只是单独的某一个引用元素,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,但是大面积的,或者说设计中最出彩的地方作为引用仍然是不妥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Windy_fly 借鉴者已将原作关闭、删除,并且向原作者表示道歉,而原作者Windy_fry也大度的不再追究其责任。其实这个过程很多小伙伴们东容易犯过同类错误,重要的是自己勇于面对。在哪里跌倒,在哪里爬起来,同时感谢那些扶起我们的原作者们。 撞衫 这是一种无法判定的事情。有些设计师在想到一个好想法,并且进行埋头设计到一半的时候,另外一个设计师不约而同的也发布了一套类似创意的作品。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好基友,只是我们没有证据去证明他们如此的心有灵犀,当然,也有可能作为抄袭辩论的陈辞。这样的事情只能让设计师自己去给自己做一个判定,自己的良心作为作佐证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MIRA黑岩 图片来自设计师: Kidaubis 这两套作品是早年QQ主题大赛的两套精品主题设计,作品都非常经典和优秀,双方在不约而同的时间发布了,虽然从创意上有类似,但是从任何设计元素上看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设计思想上的不同。对于这种事,我们称之为”撞衫”。另外,像春晚大张伟的《倍儿爽》和鸟叔《江南style》这种”撞衫”我不能给予评价,尽管这两个歌让我快要疯掉…… 原创 原创终究是设计师的出路,这样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愈远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但是也是走向好方向的开始。当小伙伴们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,那么就请把态度端正,不仅仅是对作品,也是对自己一个好的交代。 原创亦简单,亦困难,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多看、多想、多做的基础。或许这三个词是所有设计师都听到过的,但是还是要在这里按照老牛的思维去说一遍。 多看 在文章最开始前,老牛提到创建文件夹,收集优秀的作品,这就是一个看的过程。自古以来,人对图形的记忆力是最深刻的,即使你不经意地瞄过一眼的图片,你潜意识里已经对它有了一种记忆,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造型上。在你的设计中,如果你用红色或者绿色,总感觉不对,就试图去看看其他优秀的作品是如何配色的。 多想 将看到的图片,进行细致的思考,优秀作品对配色的思考,对造型的思考,对构图的思考,对细节的思考,对创意的思考,对设计思路的思考。我们都看过电影,更有小伙伴是像我一样是影迷,回想我们看的电影,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呢?影片讲什么?特效如何?画面美不美?欣赏优秀作品和看电影是一样的,做设计拼的就是大脑。不经过大脑的光看,那你一定是喜洋洋灰太狼的忠实粉丝。 多做 被火烧过,才知道烫;被针扎过,才知道疼。只有自身经历过,大脑才会记住这一系列的行为产生的结果,所以不断的动手做设计,结合大脑,想不提高都难。遇到难墙,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应该是放弃绕行,而是自己思考如何推倒它。当自己力量真的有限时,再借助他人的力量、指导,继续推倒。你放弃一座山,就少看一处风景。
图片来自设计师: 木老鼠 上面的图中,是我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调整,将两个地方”抄袭”了木老鼠前辈的设计,细心的朋友是否能找到呢? 是的,一处是掉落的笔削,一处是顶部的小亮光。优秀设计师对细节的把控非常了不起,他们的一些小创意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,慢慢的纳为自己所有,不断的改进和加入自己的思考,而不仅仅是把对方的原创意原方不动的复制过来。我常说和高手过招,遍体鳞伤,其乐无穷,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,哪一个剧情里的主角不是从无名小卒在和高手们过招中成长自己的?只有这样,才真正的做到”抄袭别人,超越自己。” 做人可以没节操,但是做设计不可以。 投稿者: